讀文匯報PDF版面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10名中五學生亦有參加上述體驗營,選擇於中山職技學院學習紮染技術。
羅永祥暗示,以他所知現時每年都有港生報讀內地職技學院,但人數不多,相信他們大多已計劃畢業後留在內地發展。
在鄧兆棠中學負責生活生计規劃的教師薛惠賢暗示,校方積極讓學生認識分歧的升學出,過往亦有放置參觀內地大學,而是次計劃更是初次有系統地讓師生參觀內地高档職業院校,頗為特別,同學亦可落手嘗試製作成品,故推介學生參與。
內地升學專家、香島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指,內地職技學院與供给職業訓練的專上學院类似,部门學院的規模和設施等軟硬件比本港專上學院更好。由於這些職技學院供给專科教育,對畢業生的就業出更有幫助,加上部门學院亦與大學有緊密連繫,供给銜接學位的機會,「有些技術學院比大學更受(內地學生)歡迎。」
社會近年積極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但愿為年輕人開拓更多能發揮分歧專長的出,而事實上,職業教育同樣為內地的發展重點之一。
教育局首辦的內地「職業教育體驗營」,客岁便資助約80名中學生,到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進行3天的參觀交换,港生可在該校多種職業技術訓練包罗服裝設計(紮染)、動漫設計與製作(手模)、餐飲業運作、酒店服務及酒店營運、陶藝鑒賞及設計和汽車科技中,選擇一項作體驗,透過課堂學習,認識有關職業技術的根基知識和技术,以及领会該行業於內地的發展現況。部门課堂設有實習環節,讓港生嘗試完成簡單的製成品。
與職訓局类似
■學生們手持紮染製成品合照。圖右起︰薛惠賢、吳慧蓁、徐芷瑩和楊小慰。黎忞攝教局首辦內地職教體驗營另拓升學途徑吸引遜大學
文匯報訊(記者黎忞)為共同學生生活生计規劃需要,並讓他們领会內地高档職業院校的學習糊口,教育局客岁初次舉行一連3天的「職業教育體驗營」內地交换計劃,讓學生在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领会內地高職教育情況,以及體驗在當地學校學習。有參與計劃的中學師生認為,體驗營有助認識內地職業教育。有專家指雖然內地職業技術學院的專科教育軟硬件設施頗佳,亦相當受內地高中生歡迎,不過對港生來說,往內地升學始終首選大學學位,申請職業技術院校仍未成氣候。
此中一名參與學生徐芷瑩指,本人本身對服裝設計感興趣,特别但愿能從是次交换計劃中體驗紮染技術及製作出服裝紮染作品,遂報名參加。
首選仍是升大
遍及來說,師生家長對內地職技學院始終欠認識,加上重視大學學歷的風氣,所以到內地升學一般都會首選大學課程。
他又提到,內地大學對文憑試考生採彈性收生要求,即便港生只獲5科2級,仍能選讀部门內地大學學位課程,相信職技學院對開拓港生升學途徑未必有大幫助。
她續指,上述院校與本港的職訓局有點类似,並認為內地相關發展較更為專門一點,認為是次交换確有助學生擴闊眼界。不過她亦坦言,參與交换的學生大都旨在對內地職業技術教育有初步體驗,相信他們未必考慮到這類院校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