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记者 程婕 报道:航空运输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其具有的特殊地位、特殊价值,在推动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社会融合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外交、军事均有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航空运输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约3万亿美元,对GDP的影响力高达8%。行业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搭乘飞机的旅客有20亿人,国际贸易中40%价值的货物是通过航空运输的。民航业每一个工作在更宽泛的行业内创造出了15个工作机会,直接和间接地创造了3000万就业。
在前不久举行的政协民航调研座谈会上,国航股份公司副总裁樊澄表示,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
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以美国和欧盟为例,2007年美国民航业的影响力达到9000亿美元(占GDP 8 %),1000万个工作,占就业率的7.4%。民航业对美国经济贡献巨大。民航对美国经济、整个国家、大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911事件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911导致了民航业、其供应商、旅游业和以及更宽泛的经济行业的大量裁员和经济损失,仅旅游业就丢掉46万个工作。欧盟的民航业创造了280万的直接工作机会(占欧盟3%),前30家航空公司雇佣36万人。
樊澄表示,发展航空运输业是每个国家都高度关注的国策。其核心是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和强大的航空枢纽机场,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制高点。
行业研究表明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建设的大型中枢机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极大。根据中国民航局安技中心的报告,国航建设北京枢纽仅在2006年对全国的合计效应达到2020亿元,其中对北京市的总效应为637亿,占北京市GDP 8.1%,为其他省市创造1383亿效应;首都国际机场为北京直接和间接创造了59.6万个就业岗位,平均首都机场1个直接就业岗位为北京市其它行业带来14个就业岗位。
中国航空运输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国际挑战
目前世界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格局正出现巨变:欧美跨国性的大型航空公司控制全球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航空公司跨国并购更是成为航空运输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其中,天空开放协议是加速全球航空业业已开始的整合的最大驱动因素。
在欧洲,处于第二阵营的载旗航空公司如今纷纷重组和破产。如瑞航和奥地利航已被汉莎兼并,荷航已被法航兼并,西班牙航已被英航兼并,同时,意大利航空被包括汉莎、法航在内的9家公司竞购,北欧航空公司未来很可能被汉莎兼并。
在美国,美西北和三角航空公司、美联航和大陆航先后宣布合并。美国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的合并-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全球性的航空公司。新合并的公司将拥有包括美国四个最大城市在内的10个航空枢纽。目前,两家公司每年运送超过1.44亿名乘客飞往全球59个国家的370个目的地。根据2009年度财报数据预测,合并后的公司预计将拥有约290亿美元的年收入。
樊澄表示,"天空开放"未来对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压力可以从中国目前的国际航空货运所处的困境看出端倪。在过去几年中,在中方货运航空公司应对能力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实行航空货运开放政策,其结果是中方承运人的国际市场份额急剧下跌,从2001年国际货运市场份额从38.6%到2008年快速下降到18%,外航几乎垄断了中国航空货运市场,中方未来在国际货运市场争夺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局面。
如果客运继续保持现在的状况,未来客运也可能重蹈覆辙,中国航空运输业面临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各种基础性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缺乏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在航空发达国家,民用航空均使用了国家空域的大部分资源。如美国供民航使用的空域达82%左右,而目前我国民航使用的空域仅为全国空域的22.9%。2008年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基本上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相当,但那个时候美国的飞行员总数达到50多万名。而2008年我国拥有的飞行员总数才1.6万人,机务维修、空中管制人员、管理人员也严重短缺,人力资源跟不上民航飞速发展的矛盾相当突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用机场数量少、密度低。目前我国每万平方公里只有0.23个民用机场,美国为5.98个。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其机场密度也大于我国。目前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雷达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导航台站等空管设施,只能达到美国本世纪初1/4-1/6的水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流量管理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和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Nov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