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中,北航初次开通“聪慧南极”收集平台。梁建宏在南极的调查将以日志形式在该网站刊出,包罗文字、图片等,可第一时间领会南极科考实况。
今天上午,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机械人团队出征典礼在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典礼上,北航派出的科考飞翔机械人“大白鲨”正式表态。手艺人员引见,“大白鲨”翼展5.4米,只需100米长的冰雪面跑道即可起飞,最高时速达130公里。它可照顾不少于18千克的配备,包罗航拍设备、冰面皮温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而且同时具备领受“斗极”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能力。“别看它大,由于采用了三段式设想,一个1.8米长,0.85米见方的箱子就能装进去。”参与研发“大白鲨”的北航机械学院副传授梁建宏对记者说。
新华网南极内陆格罗夫山2月1日电(记者崔静)继在中国南极昆仑站附近建起“昆仑机场”后,我国南极调查队日前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再建筑起一座简略单纯机场—“飞鹰机场”,用于固定翼飞机告急备降或加油补给。
记者领会到,此次“大白鲨”出征将初次承担具体科考使命——为我国第一座南极固定翼机场选址。梁建宏说,目前美国等发财国度的大型运输机曾经能够在南极腹地起降,我国却没有本人的固定翼机场,“租用的机场由于冰层融化,利用效率下降,绝大部门人员、物资只能靠海运。”他透露了“大白鲨”勘测机场选址的工作使命。他们将带着“大白鲨”分开中山站,深切南极约40公里。然后“大白鲨”起飞,在一个3乘以10公里的范畴内对冰盖进行梳状航路科考,次要调查获得冰盖的坡度、粗拙度等数据,“这对建筑飞机场至关主要。”
李院生说,南极气候复杂多变,飞机从中山站起飞至昆仑站,单程飞翔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约需飞翔4小时,其间气候变化难测。“飞鹰机场”建成后,有助于飞机在飞翔途中突遇恶劣气候时告急下降,也能够便利其他国度的飞机在南极冰盖上长距离飞翔时加油补给,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南极国际合作,出格是告急救援协作的一个主要表现。
早前动静:2010年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新建简略单纯机场
材料图:施行机场选址使命的大白鲨无人机目前对南极的调查曾经进入高峰期,我国曾经建成4座南极调查站,却没有属于本人的固定翼机场,人物运输端赖海运,严峻影响科考能力。记者上午领会到,我国将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扶植本人的固定翼机场,航空航天大学的飞翔机械人本周四将远赴南极,对机场选址的冰盖进行勘测。
中国第26次南极调查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通过卫星德律风向记者引见说,1月31日,20名昆仑站队队员在距离南极中山站806公里、距离南极昆仑站约400公里处的雄鹰营地,建筑起一条长600米、宽50米的机场跑道,并在附近存放数百桶航空火油,以便此后从中山站飞至昆仑站的固定翼飞机告急备降。
梁建宏是此次“大白鲨”使命的领队,本周四就将带着“大白鲨”从上海搭乘“雪龙号”科考船远赴南极。穿戴一身冲锋衣的他告诉记者,估计12月中旬才能抵达中山站附近的海域,“之后会通过雪地车或者直升机抵达中山站。”
在中国第25次南极调查期间,我国曾在新成立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以西约3公里处建筑起长4公里、宽50米的“昆仑机场”跑道,用于固定翼飞机起降利用。
记者领会到,这是北航第四次派出机械人远赴南极调查。前三次调查中,北航的“雪雁”、“贼鸥”、“极地漫游者”等机械人成功完成了南极地域图像和温度数据获取、“雪龙”号冰情侦查等使命,而且在卫星收集通信下实现国内间接遥控的尝试使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