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柜|海运拼柜|散货拼柜|整柜|

广州最专业的海运公司(整柜和拼柜都可以)。新客户下单送话费拉。赶快联系我们哦。

Dec 25

厚街海运散货拼箱广东惠州一物流园区失火2名救火员受伤入院(组图

图为广东惠州一物流园区失火2名救火员受伤入院。严初摄

据悉,春节期间各物流档口堆积了良多货物,都被此次大火,丧失惨重,具体经济丧失仍在统计。

中新网惠州2月15日电(严初康孝娟)?15日早上10时许,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金泽物流园失火,消防出动10多辆消防车参与灭火,明火2小时后才被节制,失火处所有物流物品都被燃烧殆尽,有2名救火员在清理现场时被掉落的物件砸伤,被送到病院救治。

据现场一位批示官员引见,此次火警变乱偏激面积有600平方米,该大楼共有4层,火情次要发生在一楼档口,里面燃烧的是物流物品。消防出动了10多辆车参与灭火,120救护车仍在现场待命。

据本地街道处事处官员透露,失火处是金泽物流园的物流档口,今天是夏历正月初八,档口连续开门停业,有档主请来神婆拜神,烛纸钱时因为风大,把正在燃烧中的燃品吹进了档口,导致了这起火警变乱。不外,本地消防部分称,火警变乱的具体缘由仍在查询拜访确认中。

...(查看全文)

Dec 25

两岸融合成长厦门走在最前沿2016年12月26日

2009年5月17日,首届海峡论坛闽台姓氏族谱展暨亲恳亲会在厦举行,闽台上万名亲代表于百家姓红灯笼下相聚一堂。(材料图/本报记者苏媛摄)

2015年1月1日,旅客经“小三通”进入金门、马祖、澎湖,实现“落地签”,厦门市民在金门落地签申办处取到“001”号。

■2012年,海沧区法院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涉台法庭,集中管辖全市范畴内的涉台刑事、行政及民商案件,运转三年多来,创下多个“全国第一”。截至2016年3月31日,共受理涉台案件4752件,已结4262件。

两岸“大三通”

35年的经济特区扶植过程中,鞭策两岸交换,厦门有很多个“第一”。

■目前,在厦门投资办厂的台资企业达4000多家,约有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此中一半以上是青年。

厦金直航

在经济特区扶植过程中,厦门先后设立集美、杏林和海沧三个国度级投资区。

2011年6月,厦门成为居民赴台小我游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6月28日,首发团成行。

这是厦门缔造的又一个“第一”。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班列——“厦蓉欧”国际班列,第一次延长到台湾,变成“台厦蓉欧”。厦门在推进自贸试验片区的同时,把“海丝”“陆丝”连为一体,使自贸片区辐射面不竭扩大。

拾掇/本报记者李惠萍

2001年开通的厦金航路,被誉为两岸往来的“黄金通道”,厦金“小三通”直航,是两岸海上直航中缀50多年之后的汗青性冲破;两岸“大三通”后,厦门水到渠成被列为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港口、率先实现“大三通”的港口之一。

涉台法庭

成为台胞返乡第一站

厦门经济特区在两岸交换方面缔造了很多全国第一。把这些“第一”串起来看,不罕见出两岸交换的“线图”——的每次推进,大多离不开厦门的身影。它们折射出了中国在各个阶段的弘大布景,最终展示出的全景图,是厦门在两岸交换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的成效、经验和汗青性的贡献。

首批台胞投亲

镜头

1997年4月8日-13日,首届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买卖会暨“97台胞回籍旅游购物节”在厦门举行。这是1979年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两岸间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经贸交换勾当。

▼现在的海沧新城已是欣欣茂发、一派富贵。(本报记者张奇辉航拍器摄)

●本报记者詹文

(材料图本报记者郑晓东摄)

此外,厦门斥地了两岸青年立异创业创客;厦门摸索实行负面清单办理模式,答应合适财产成长要求的台企与内资企业享受划一待遇;厦门扩展海空航运办事功能,深化两岸航运合作,拓展两岸与“一带一”沿线国度的互联互通……

这单货很轻,分量仅有3.9吨,货值也并不高,才5万美元,但在良多积极关心的台湾企业眼中,却有着轻飘飘的分量:“从台湾通过海运到厦门,进行简单的报关报检,然后上班列到欧洲,比海运大要节流了一半运输时间,成本只要空运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海峡论坛在厦登场

上世纪80年代两岸“坚冰初融”之际,厦门绝对是让台胞消弭对祖国的目生感、认识到商机的两岸第一站。1984年,“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新平,在新加坡找上厦门拜候团,以30万美元的投资,起头了“三德兴”在厦门的创业。台湾赴投亲后,一批批台胞恰是从言语相通、习俗不异的厦门,带走久已不见的祖国特产,带来深受接待的台湾产物,起头了海上小额商业;在本地成长寸步难行时,恰是从厦门起头,他们看到了和经济互补的绝佳机遇——一个是:1990年以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台资企业集中在厦门。

台资企业

赴台小我游首发团成行

抢金门落地签“头香”

毗连“海丝”“陆丝”连为一体

▲2001年,其时的海沧尚未全面开辟。

35年,在的大款式中,厦门的“第一”从没有间断。面向将来,厦门的“第一”,还将持续。

到满目富贵

从“地”

2008年7月4日,厦门成为居民赴台游的首批港口城市之一。11月4日,厦门成为首批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港口、通邮封发局,率先成为“大三通”港口之一,两岸“大三通”。

■厦金直航2001年,第一年,客流量不外2万余人次。现在,它每年的客流量数以百万计,2015年搭客量达164万人次,约占两岸人员往来总量的六分之一,本年无望冲破172万人次。

推进再次站在最前沿

“太武”号通过“小三通”首航抵厦。(材料图/本报记者姚凡摄)

大事记

1987年,台到投亲,11月4日,厦门“鼓浪屿”号客轮载着21位台胞绕道抵达厦门和平船埠。他们是两岸38年后首批回投亲谒祖的台湾。

此后,北移和在“遍地开花”的情况,对厦门提出了新课题。然而,厦门继续依托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劣势,交出一份份亮丽答卷:

2009年5月15日-22日,两岸以厦门为主会场举办首届海峡论坛。该论坛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参与最普遍的两岸民间交换嘉会。

首届台交会举行

本年4月21日,冠捷科技集团的一批电脑配件,从台湾逾越海峡来到厦门,并在当天快速通关后搭上了“厦蓉欧”专列,了万里征程——从厦门出发,经成都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路过中亚,中转波兰罗兹。

今天的厦门,再次站上的最前沿——成立自贸片区,扶植21世纪海上丝绸之的计谋支点城市。

“小三通”破冰之旅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地方最后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共性上说,就是要厦门在全国阐扬的“试验田”“排头兵”感化,从个性上说,就是基于厦门与台湾的特殊地缘等关系,付与厦门推进两岸和平同一的“桥梁”感化。

亮彩数字

2001年1月2日,金食客轮“太武”号和“浯江”号在时任金门县长陈水在率领下首航到厦门和平船埠,两岸“小三通”的“破冰之旅”。2月6日,91位糊口在福建的金门从和平船埠乘“鼓浪屿”号直航金门料罗港,这是半个多世纪来第一个从直航金门的投亲团。

...(查看全文)

分页: [«] 1 [»]